穿地下“长征路” 圆中原地铁梦

来源:20131227日 大河网-河南日

河南日报记者董娉

郑州地铁1号线郑州东站站实景图

郑州地铁1号线首列地铁车体惊艳亮相

郑州地铁调度中心

 技术人员正在调试线上运行的电客车

值班站长高敏在审核工作记录

地铁试乘体验活动

 

    1905年,郑州有了第一条铁路;

    1954年,郑州有了第一辆公交车;

    1956年,郑州起飞了第一架民航客机;2010年,郑州有了第一条高速铁路;2013年,郑州地铁来了。

    从编制规划,到获得批复,从开工建设,到开通运营,悄然穿过十三年岁月,这个月末,它稳稳停在你的脚下。或如奥运之于北京,世博之于上海,对郑州来说,地铁开启的中原第一城也将意义非凡。

    面对地下坐标,从此郑州有了地上地下之分。地铁,不再是低沉的“地”,不再是冰冷的“铁”,更是温情的岁月积淀。当地铁开进你的生活,千年绿城会因地下风骨,而焕发新的灿然气象。城市的地下脉络,如同血脉,与每人的心相连。

    铁龙呼啸于足下,郑州昂然于中原。可以想见,植入了强劲的内核驱动硬件,“任督二脉”已通,于此提升的将不止是出行速度,还有城市品质和生活质量,以及浸润其中的城市文化和性格。

    地铁时代,大幕将启。深层次多维度的改变,已溶于城市血脉。2013年12月28日,注定是一个值得中原大地铭记的时间节点。

    起步篇: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郑州就曾经有过建设地铁的冲动。

    据资料记载,1974年,郑州市曾经勘探式地开挖过地铁隧道,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最终被搁置。但郑州人的地铁梦一直还在继续。

    2000年9月,郑州地铁方案终于“跃然纸上”。郑州市开始了《郑州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轨道交通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当时预计,到2010年市区人 口数量达到300万人,投资较少、承载力较小的轻轨成为了首选。

    不久,《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出炉,2003年通过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证。根据此方案,到2030年,郑州轻轨网将由4条线路组成,形成纵横交错的线网结构,线路总长度151公里。

    也就是在那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所有拟建设城轨交通项目的城市,应在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财力情况,组织制订城轨交通建设规划,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 方案。规划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建设部组织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

    这就意味着,郑州要想建轻轨,除了要符合财力、人口等条件外,申报还要和城市的 总体规划相衔接,而且在报批时不仅要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批准,还要经国务院同意。此外,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之后,规划中的项目,还必须“化 整为零”,逐一按现行的基建项目审批程序报批,即由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再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论证,然后进行审批,然后才能动工。

    郑州轻轨项目的申报存在了变数。

    就在相关部门为轻轨项目做着程序性努力的时候,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已日新月异,城市框架快速拉大,2005年郑州市统计年鉴的数字表明,郑州市市区面积达1010.3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295万人。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轻轨将很难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

    城市交通的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当初规划的轻轨线决定调整为“地铁线”。

    2005年8月,省发改委召开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专家审核会,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远期线网方案和意见。

    同年,郑州市政府开始组织修编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相应调整。

    2007年,虽然郑州市地铁线网规划的还是6条线路,但相比2006年的版本已有很大修改,其中包括线路的走向、线路布局,还包括线路的起止点,都做了改动。各项工作完善后,地铁规划开始正式进入国家层面的评估环节。

    评估包括很多程序,既有规划的合理性和布局及建设的可行性方面的硬性评估,也有地铁建设对文物、环境的影响方面的评估。

    2007年9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咨公司)召开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专家咨询会,对郑州地铁线网规划进行预审。

    同年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委托中咨公司对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开展评估工作。

    2008年1月9日,郑州地铁规划通过中咨公司专家组最终评估。

    2008年3月11日,建设部委托河南省建设厅专家组审查郑州地铁线网规划,那一次,地铁规划顺利获得审查。

    2008年4月18日,环保部专家组开始审查郑州地铁项目。

    同年7月,环保部发函《郑州轨道交通线网环境影响报告书》,意味着郑州地铁规划正式通过环保部审查。

    同年9月,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郑州市快速轨道交通选线方案。

    至此,郑州市的地铁线网规划及相关建设时序等内容,获得正式报批前的审查。随后,郑州市规划部门对地铁规划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

    多年的郑州地铁梦距离圆梦只有一步之遥,放眼周围,获得建造地铁资格的城市有多少呢?

    2003年底至2005年,第一批已有15个城市上报《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得到 审批,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杭州、苏州、哈尔滨、成都、沈阳、长春、西安。2006年,第二批有9个城市上报《轨道交 通建设规划》,分别是宁波、无锡、郑州、长沙、南宁、大连、福州、东莞、昆明。

    其中,宁波《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8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无锡《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8年11月18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复,长沙《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1月15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复。

    在完成一系列修改之后,郑州市地铁近期建设规划正式由省发改委报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及国务院审批,按照此前外地的报批经验,最后的关键环节需要“慢慢”等待。

    机遇很快就来了。

    2008年底,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从国家到省市,都把保稳保增作为2009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斥巨资拉动内需。作为城建基础项目的地铁项目,在拉动内需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郑州市政府从“危”中看到了“机”。

    同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郑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成为全国第19个获批建地铁的城市。

    同年6月6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建设篇:

    郑州为什么要建地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衣服小了,裤子短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形容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郑州的承载力明显滞后。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省会郑州的人口规模和车辆数量快速增加、道路资源有限、交通组织管理滞后等因素制约,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果三环快速化高架路的建设,是向空中要空间、要时间、要发展;那么,地铁的修建就是向地下要空间、要时间、要发展。面对融资难、动迁难、保通难等诸多问题,郑州市毅然决然地打响了地铁工程建设全面攻坚战役。

    为了绿城市民早日乘坐上地铁,地铁1号线建设者们早谋划、早着手,开展了大量工作。早在为地铁进行上报审批程序的同时,建设准备工作就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2008年2月22日,郑州市政府下发郑政文[2008]36号文,决定成立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3月18日,首任董事长戴用堆主持召开轨道公司第一次董事会,聘任领导班子成员和财务部负责人,确定了公司内部机构设置,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分工。

    2008年3月28日,早晨6:38,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轨道交通工程开工仪式在今天的郑州东站位置举行。作为地铁1号线、5号线的交会点,这里是一个直达高铁站厅的枢纽换乘站。

    2008年4月30日,与老火车站西广场建设项目配套的地铁站工程开工,这是如今的地铁1号线郑州火车站站。

    2008年8月26日,地铁1号线试验段在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农业南路站、东风南路站、博学路站等偏远“三站三区间”悄然开工。

    时间进入到2009年6月6日,在《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公文的第二天,郑州市地铁建设全面启动,9个车站集中开工。

    袁聚亮,这位从事土建工程21年的专家,从2008年3月进入轨道公司起,就一头扎进了没日没夜、没有正常节假日的地铁土建工程中。作为轨道公司建设分公司总经理,在过去的4年里,1号线建设历程中的时间节点,他都如数家珍。

    2012年10月27日,以会展中心至民航路的隧道贯通为标志,地铁1号线全线隧道实现“洞通”;2012年12月30日,全线“轨通”;2013年3月26日,隧道“电通”;2013年4月26日,地铁电客车开始驶上轨道调试,实现“车通”。

    看见的是这些节点的成就,看不见的是背后付出的万千艰辛。在四年半的建设过程中,伟大的建设者们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1号线作为郑州首条地铁线,穿越的地带是集中商业区和大客流集中区,比如新老火 车站区域,比如二七商圈、碧沙岗商圈、紫荆山商圈。正因为此,等于在城市的心脏“动手术”。从2009年6月集中开工到2010年上半年,大部分时间首先 花费在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绿化迁移、交通疏解成为当时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

    “以二七广场站为例,我们不能因为修地铁就把路堵上了,也不能因为修地铁就不顾 二七纪念塔的安危。”袁聚亮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这个地段一直有足够的地面道路维持车流通行,273米长的地下车站施工分成了三个阶段进行:先建好一段,把 顶上封起来,保证上面可以走车了,再挪到第二段。“一个车站相当于建了3个标准车站”。

    目光转向民航路站:民航路红线宽度25米,局部23米,而地铁车站的宽度就达 21.5米,造成周边建筑物的保护项目增多。建设初期梳理的44个一级风险源,民航路就占了11个。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物一一列出保护方案。此外,民航路 站的管线迁改也是一大难题,那里是老城区通往东区起步区的管线集中区,各种管线数量多达287根。

    在征迁过程中,许多沿线政府、居民、商家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全线25个大的建设点,包括20个车站、1个停车场、1个调度中心、1个车辆段和2个主变电站。每一个建设点的征迁与清表都经过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车辆段 的征迁清表工作直到2012年3月28日才最终完成。

    在解决站点施工技术难题中,地铁建设者们付出了大量辛劳,作为1号线和2号线换 乘站的郑州地铁紫荆山站最具代表性。它的旁边是郑州城区主河道金水河,不能让河水断流;东南方向又是商城遗址所在地,不能突破保护线;站点上方还有紫荆山 立交桥,不能拆掉。可以说,施工是在重重制约的空隙当中艰难完成的。据同行评价,这个站点的总体施工难度在全国地铁修建施工中也可以排到前几名。

    在盾构施工中,地铁建设者们克服了大量难题:比如郑州地形西高东低,站点最高水平落差达40米;为了保证连接最核心的人流密集区,全线设置弯道33个;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许多地下不明障碍物;沿途建筑物的风险保护……

    在装修工作中,建设者遇到的困难是时间紧、要求高。郑州市相关领导几乎每周都要看一次地铁工地,每次都会询问进度和质量,在车站铺装地板砖的时候,甚至细致到用手电筒光线检查拼接缝隙的紧致度。

    从2009年到2013年,历时近5年奋斗,地铁建设艰辛与豪情并存,经过全体参建者的艰辛努力,地铁1号线终于从中原大地的母腹中孕育而出。

    创新篇:

    轨道公司曾经出过名为《问计——五大地铁》的书籍,其中提到“精品地铁、人文地铁、科技地铁、平安地铁、环保地铁”五大地铁理念,这也是轨道公司第一代创业者一开始就树立的信念,书的内容就是在更大范围内面向全国征集对郑州地铁建设的建议。

    “五大地铁”为郑州地铁建设的质量提出了高标准,要真正实现“五大地铁”该怎么办?地铁建设者们把目光瞄向了创新。

    轨道公司总工程师夏景辉是学城市轨道工程出身的,抱着“致力于为家乡地铁建设贡 献一份力量”的信念,于2009年9月通过公开选拔进入市轨道公司工作。他告诉记者,郑州是全国第19个获批建设地铁的城市。“我们不是最先建地铁的,所 以得以继承、借鉴了国内同行的先进经验,因此获得后来优势,可以采用最新的技术,使郑州地铁技术在总体上保持适度创新,领先于国内同等城市地铁。”

    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过街通道工程中,普遍采用明挖法或者矿山法施工。但城市主干道交通繁忙,通常埋有较深的管道,明挖法施工需要有围护和降水措施,不仅影响市区繁忙的交通,还危及临近管线和建筑物的安全。

    1号线工程中的燕庄站及民航路站的站位均设于金水路北侧,两站共有3处穿越金水 路的出入口通道。由于金水路是郑州市东西向最主要的交通干道,车流量非常大,且地下管线众多,如采用明挖法施工则不能满足交通疏解的要求,如采用矿山法施 工,由于所处地带为黄河冲洪积平原,地下水位高且土质松软,故施工风险非常高,地面变形量也难以控制。为确保万无一失,该三处通道最终采用了矩形顶管施 工,其中东明路站1号出入口通道段长度为58.8米,2号出入口为52.3米,民航路站1号出入口为59.6米。施工期间未对金水路的道路交通及地下管线 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地铁运行中,安全是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隧道轨道不出问题的前提下,关键的因素还有两项,一是信号控制,通俗解释就是列车行进的“红绿灯”要保证不出问题;二是车辆系统,就是要保证车辆加速制动性能良好,控制可靠。

    地铁1号线在这些方面都作了精心考量。

    比如,信号系统比国内高铁技术还先进。目前,世界上应用于高铁的最新技术是 C3、C4系统,国内高铁正在使用的是C3,郑州地铁信号系统采用的新技术叫CBTC(基于通讯的列车控制技术),相当于C4级别,目前在全国都很少有。 这套信号系统保证了地铁列车调度在发车间隔很短的情况下实时控制前方行车区间内有无障碍,是否可以放心通行。

    在地铁列车行驶方面,1号线使用的技术最高已可以达到自动驾驶级别;在司机驾驶环节也实现了列车驾驶的自动防护——即列车监控范围内,对最高行驶速度等有限制,超过一定速度后,就会自动启动保护,这就避免了行车司机情绪化人为错误操作的情况。

    客车动力方面,与一般火车不同,郑州地铁1号线的6节车厢里,其中4节有动力。 在这4节动力车厢中,共有16个电动机提供牵引能量。一般火车车头没动力了,车就无法前行,但郑州地铁如果有个别电动机不工作了,另外的电动机仍能保证车 辆的正常运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维修起来更方便。

    地铁列车的电制动能量回馈设置,将过去常用的车载制动电阻放到地面上,每辆车去 掉了4个制动电阻,等于减轻了3.2吨的重量。再生制动装置又将制动能量变为有用的电能反馈给电网,预计1号线试运行后,每年可有1000万度电的回馈。 此外,1号线隧道区间内采用节能坡设计,地铁进站时为上坡,方便刹车制动,出站时为下坡,方便加速。

    地铁的集中式控制中心也是一个亮点。在国内其他城市,大部分地铁控制中心都是一条线一个,而郑州是除北京以外,全国第二个做到的集中式控制

    中心。这个控制中心不仅能控制即将通车的1号线所有车辆运行,而且一下子可解决未来10条地铁线的控制。这样就可以有效发挥地铁综合调度的应急指挥功能,有效保障运行通畅和运营安全。

    1号线的创新不仅惠及了自身,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早在2010年10月,市 轨道公司就联合河南省内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相关产业单位,共同成立了河南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被18家联盟单位一致推举为联盟理事长,获得 省政府颁发的“科技创新团队”荣誉奖项。三年来,联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不仅提升了整个地铁建设装备的国产化率,还带动了河南机械装备产业的提升,而且 推动联盟内两项地铁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省政府为此拿出2500万元的科技资金进行大力扶持。

    运营篇: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阴晴圆缺、多少个寒暑易节。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相聚在郑州地铁;他们尽职尽责,同呼吸共命运;

    他们揣着梦想,在这里编织着成长的行程;郑州地铁,梦开始的地方。

    龙腾商都,情满绿城。2009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在这片充满希望与神奇的热土 上,新生的郑州地铁人,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开工建设郑州地铁1号线,这翻开了郑州城建史上崭新的一页,也奏响了郑州地铁运营人艰苦创业、争创一流的辉 煌篇章。从此郑州地铁运营人以“精益求精促筹备、只争朝夕保开通”的精神,为中原大地贡献着自己的赤诚,携着自己的荣耀载入史册,郑州地铁如一个冉冉升起 的新星,闪耀在天地之中、黄河之滨。

    运营分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经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授权,承担着郑州地 铁运营管理任务,负责客运服务、列车运行、调度指挥、票务管理、员工培训、设备设施维修维保等工作。运营分公司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科学合理、 高效精简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共设有党群工作部、综合管理部、企业发展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物资部、安全技术部、调度票务部、客运部、车辆部、设施 设备部11个部门,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保障郑州地铁的平稳运营。运营分公司目前在岗员工1700多人,每公里65人的配备在国内地 铁中是极为精简的。郑州地铁的优秀员工除了社招、校招等人才引进机制的成果外,也是和运营分公司严格的培训管理体系密不可分。随着运营线网的不断延伸,郑 州地铁将继续广揽人才,培养队伍,促进郑州地铁运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为了保证运营安全可靠,郑州地铁一直致力于推行准军事化管理,进入公司员工将首 先接受集中军训,磨练品质、锻炼意志,接下来还将接受分公司级、部室级、岗位级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各专业技术、操作岗位还将接 受系统化的厂商培训、委外培训、内部培训、取证培训等。截至目前,运营分公司共完成各类培训15600人,包括厂商培训、委外培训、内部培训、国家强制性 取证、内部上岗证培训等,关键生产岗位确保100%持证上岗。

    制度是规范、制度是保障、制度是郑州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石。建立程序规范、内 容全面、措施到位的管理制度、安全制度,是郑州地铁争做“国际视野、国内一流”地铁运营商的必然选择。郑州地铁目前已完成涵盖40项综合行政类、120项 安全技术类、41项预案及300余项部门级制度的分公司制度体系建设,下阶段,郑州地铁将会把制度建设与执行覆盖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重点抓好 涉及生产管理、运营安全的制度建设与落实,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力,为开通试运营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控制中心作为郑州地铁“运营筹备深度介入工程管理”的标志,已于2013年6月 30日入驻调度中心大楼,成为列车运行、电力供应、车站设备运行、防灾报警、环境监控、票务管理及乘客服务等地铁运营调度指挥和监控的中枢。截至目前,控 制中心已编制40余期《施工与运输通告》,发放施工作业令8000余份。他们强有力地提升工作效率,兼顾了施工进度与运营筹备工作的开展。郑州地铁自 2012年12月以来会同市物价局对国内开通地铁城市票价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合理可行的票价方案。目前,郑州地铁票价方案已获市政府颁布,票卡印制、 AFC设备系统调试也已接近尾声,票务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位。

    郑州地铁的首要任务是为乘客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客运服务。1号线共配备有132位电客车司机,

    针对郑州地铁1号线电客车技术特点进行了多轮专项培训,确保业务熟练、技术精 湛。车站服务更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抓手,结合郑州地铁实际,制作了贴附式导向标识40余种,制定并落实各项客运服务标准,展开各类服务培训,宣传文明出 行、安全乘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致力于提升客运服务水平。

    车辆调试工作无疑是郑州地铁运营筹备的核心工作之一,自2012年11月29日 首列电客车到郑以来,郑州地铁车辆调试人员,冒严寒、顶酷暑,夜以继日地开展紧张有序、严谨细致的电客车调试工作。2013年1月7日以来,共完成了20 列电客车的静态调试工作,2013年4月2日以来的电客车动态调试已安全行驶251天,90000余公里。

    设备设施的维修维保工作是郑州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郑州地铁运营 设备维保采取“自有维护人员维保、质保期设备供应商保驾护航、引入委外维保单位维保”三者结合方式,根据“涉及核心竞争力、运营安全、服务质量的专业自主 维修,涉及通用型、劳动密集型、社会化程度高的专业委外维修”的委外原则,郑州地铁确定通信、信号、AFC、综合监控专业自主维修,变配电、接触网、通风 空调、给排水及消防、FAS、工务、房建、结构等专业委外维修。目前,郑州地铁已引入相关委外维保单位为开通试运营保驾护航。

    综合联调工作在运营筹备工作开展之初就被纳入重要议程,2013年7月,郑州地 铁、综合联调咨询单位、各相关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投入数千人,加班加点、只争朝夕、分秒必争地推进综合联调工作。截至目前,综合联调工作正顺利、有序、 高效开展,保障了运营筹备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2013年9月16日以来的试运行,不仅进行了设备系统集成,同时还落实了数百 项规章制度,在数十个系统、上千种设备的基础上,对运营分公司数百个工种的操作和服务进行了培训和磨合,最终实现了设备、规章、人员的完美结合。与此同 时,郑州地铁还进行了火灾救援、恶劣天气、恐怖袭击、各类设备故障、运营时刻表演练等近百项应急演练,提高了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提升了开通 试运营的安全保障水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综合保障能力在地铁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郑州地铁以物资 保障、应急抢险保障、后勤保障为重点,抓好各类生产、生活物资供应,为开通试运营添砖加瓦。与此同时,微博、微信、网站等一体化信息平台,走社区、进学 校,宣传文明出行、安全乘车,让文明之光闪耀绿城。

    郑州地铁自2012年底以来,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起草了《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该办法的颁布实施为郑州地铁的顺利开通试运营及长运久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郑州地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构建 “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使广大干部员工树立起了正确的安全观、安全理念,培养了自觉规范的安全习惯,2013年以来,运营分公司根据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要 求,开展了各类安全检查60余次,整改问题隐患300余项,有力地保障了运营安全。

    运营筹备各项工作贯穿了整个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把运营的要求、需求及 “安全运营、高效运营、优质运营、精益运营”理念落实到了前期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建设的成果更加巩固,使运营的效果更加圆满。在1号线一期工程机电 设备选型之初,郑州地铁即以“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标准,高要求、高品质采用国内国际最新科技,全球首创的TD—LTE4G车地通信技术,在提高列车运 行效率、保障公共安全、提升乘客出行品质等方面走到了国内、国际地铁的前列。郑州地铁1号线列车采用的制动电阻地面化技术,将电制动能耗转变为电能回馈电 网,1年节约1000余万度电,实现了环保地铁、绿色出行的目标。列车还借鉴了国际航空服务理念,设置有安全疏散指引,站厅层设有全透明的客服中心,所有 的新科技、“心服务”都是为了乘客的安全、便捷、优质出行。

    运营分公司从成立之初的几个人,到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客运 服务、列车运行、调度控制、票务管理、员工培训、设备维修维保于一体,拥有1700多名员工的现代城市地铁运营企业。运营分公司走过的岁月,闪动着全体运 营人辛勤奉献的身影,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他们不停为郑州地铁加油,因为郑州地铁的希望就是绿城人民的希望,郑州地铁的未 来就是他们的未来。他们为郑州地铁调试每一列电客车;他们为郑州地铁发布每一条调度命令;他们为郑州地铁迎送每一位乘客;他们为郑州地铁检修每一部设备, 他们不停为郑州地铁加油,因为,他们是运营公司的一员,他们是郑州地铁的一部分。

    开通,不是船儿归港,而是扬帆起航;开通,不是高枕无忧,而是枕戈待旦;开通, 不是运营的终点,而是总结历史的辉煌节点,更是迈向未来的崭新起点,郑州地铁运营人有幸为千万省会人民承担起“安全、高效、优质、精益”运营的光荣使命, 郑州地铁开通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艰苦,更需要我们树立大安全观、大服务观、大责任观;坚持敢于拼搏、甘于奉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的大无畏精神; 践行“安全运营、高效运营、优质运营、精益运营”的运营精神;永葆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心。

    历史承载着辉煌和艰辛,现在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追寻运营筹备的心路历程,重温四载波澜壮阔,让郑州地铁运营人更有信心,以满腔的豪情朝着新的伟大征途奋勇前行。

    郑州地铁,与梦想同行。

    (张春雨石保定 张书玉 刘天星 郑新民/摄影)

注:本文转载自大河网-河南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上一篇:郑州地铁1号线用能量回馈系统 每... 下一篇:郑州地铁运客突破千万人次
诚  物
征  资
生  供
产  应
性  商